AYERS ROCK-艾爾斯岩。關於艾爾斯岩變色的緣由眾說紛紜,但地質學家斷定,這與它的結構有關。艾爾斯岩主要是由紅色礫石組成,含鐵量高,岩石表面的氧化物在一天中陽光的不同角度照射下,就會不斷地變化顏色。這種光影的奇妙變幻,更使艾爾斯岩憑添無限的神奇。 會變幾種顏色很難說,因為是光影的變幻,可能是淺紅、橙、深紅、紫、黃褐或灰黑。
全文如下:
在澳大利亞中部一望無垠的荒原地帶,大自然鬼斧神工劈鑿出好幾處奇絕景物,其中最負盛名者當推艾爾斯岩(Uluru)。
艾爾斯岩高348米,長3000米,基圍周長約8.5公里,東高寬而西低狹,是世界上最大的獨塊石頭。它氣勢雄峻,猶如一座超越時空的自然紀念碑,突兀於茫茫荒原之上,在耀眼 的陽光下散發出迷人的光輝。1873年一位名叫威廉-克裏斯蒂-高斯的測量員橫跨這片荒漠,當他又饑又渴之際發現眼前這塊與天等高的石山,還以為是一種幻覺,難以置信。高斯來自南澳洲,故以當時南澳州總理亨利-艾爾斯的名字命名這座石山。如今這裡已辟為國家公園,每年有十多萬人從世界各地紛紛慕名前來,欲求一睹艾爾斯巨石風采。
這塊巨岩的表現遠看圓滑光亮,沒有一道裂隙和斷縫,只有無數條長期風吹雨淋而形成的整齊溝紋,宛如海豹的柔毛。一根200米長的石柱,依附在石壁上,被稱為“袋鼠尾”。 岩石年代古老,歷經6000萬年的狂風驟雨,它周圍同樣硬度的長石砂岩都被風化瓦解,唯獨它還巋然屹立。據地貌學家分析,也許是受到來自不同方向的壓力,岩石易受風化的自然縫隙都被緊緊地擠壓結合了,從而防止了水滲,減緩了風化。石山四面陡峭,無法攀援,只有側翼一條裝有鐵鏈的狹路可達頂峰,這還是當年高斯攀登的路線。他赤著腳往上爬,磨得兩腳血泡模糊,到達山頂時他喊道:“我值了!美景報償了我。”他的確道出了數以千萬計的後來者的心情。登上岩頂極目四眺,可見到原野上牛群如蟻,大樹如草,頗有君臨天下的氣勢,長嘯幾聲,更有威加四野之雄風。
更令遊客們嘆為觀止的是巨石在一日之中不斷變幻的色彩,巨石仿佛大自然中一個愛漂亮的模特兒,隨著早晚和節氣改變而試穿各式各樣的新衣。旭日東昇時,巨石披上淺紅色的 盛裝;到中午則變成橙色;傍晚夕陽西下時巨岩呈深紅或紫色,在蔚藍的天空下猶如熊熊的火焰在燃燒;夜幕降臨時,它又匆匆換上黃褐色的“夜禮服”,展示著另一番風姿;陣雨後,復呈銀灰略黑之色。關於艾爾斯岩變色的緣由眾說紛紜,但地質學家斷定,這與它的結構有關。艾爾斯岩主要是由紅色礫石組成,含鐵量高,岩石表面的氧化物在一天中陽光的不同角度照射下,就會不斷地變化顏色。這種光影的奇妙變幻,更使艾爾斯岩憑添無限的神奇。
石上有“聲音谷”,內壁呈波浪紋,風吹進石谷,可發出奇怪的呼嘯聲。幸運的遊客若在大獨石下遇上一場豪雨,還能觀賞到另一番壯觀景象。但見從天邊捲起一股頂天立地的烏 黑巨柱,鋪天蓋地而來,暫態間狂飆暴雨,威懾天地,如洶湧澎湃的怒濤將大獨石一舉吞沒。渾沌之中只聽見猛浪激岩的雷鳴咆嘯,天搖地動,懾人心魄,恍惚間仿佛是末日將臨 。待到風過雨停,大獨石又氣象萬千地屹立眼前,此時巨石上瀑布奔流,如百龍翻騰。雲霽日出,巨石上水汽迷蒙,又好似一位披著銀色面紗的新娘,向陽的一面還隱現幾道彩虹,有如點綴頭上的鮮花,更是萬般嬌柔。
艾爾斯岩雄踞大漠、櫛風沐雨、變幻萬千的奇觀壯景,不僅令遊人感受著大自然的偉大神奇力量,更令居住在附近的土著人敬若神明,尊為“聖岩”而頂禮膜拜。他們認為艾爾斯 岩就是宇宙的中心,祖先神聖的住宿地,傳說有彩色蛇神居於洞內,故人們定期來此朝拜。巨石上有些幽暗的洞穴,這裡是土著人進行神聖祭典的殿堂,洞壁上存留著史前壁畫和崖刻,大多是動物形態和信仰的圖騰,曲線直線,圈圈點點,雖然年代久遠卻也依稀可辨。這些壁畫崖刻似乎描述著他們祖先的業績和神聖故事。使得艾爾斯岩不僅是大自然美景,也成為土著人的歷史博物館。